躬耕不輟、行路不止——記中國科學院院士楊雄里先生
四月的羊城,春意盎然,芳菲浸染!在這萬物復蘇的時節(jié),踏著的春日暖陽,2023年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(qū)腦科學高峰論壇在廣州盛大召開。
論壇期間,作為隨行人員的我有幸參與迎接我國著名神經(jīng)生物學家、中國腦科學計劃的籌建者和推動者——中國科學院院士、復旦大學教授楊雄里先生一行。短短兩天的接觸,讓近距離一睹老院士學術(shù)風采的我,深刻感受到了他那嚴謹治學的科學態(tài)度、淵博精深的深厚學識,還有孜孜追求的探索精神。對于尚處于學術(shù)道路起步階段的我,無疑帶來了莫大的啟發(fā)與鼓舞。心隨所動,不禁想提起筆記錄下這彌足珍貴的回憶。
初次見到楊先生,是在機場,但旅途的勞頓似乎并沒有影響他的“探索熱情”。車上,他很輕松地與我們談?wù)撈鹆吮敬未髸那闆r。他說,自接到大會邀請以來,他就對后疫情時代南方這第一場全國性大規(guī)模線下腦科學會議的召開充滿了期待,同時談話中還頻頻對廣州學者的不畏艱辛、開放務(wù)實表達了贊許和感激。聽到這些,我不禁被他那滿腔的學術(shù)熱忱所深深感染,同時也更加肅然起敬:高壽之年不辭舟車之累,跨越千里而來,支持他的依然是科學人最純粹、最樸實的赤子之心——對科學的敬畏、對學問的求知、對真理的追求。而當我聽到楊先生的助理提到他頂著骨關(guān)節(jié)疾病帶來的劇烈疼痛仍堅持來參會,就是想借會議契機一睹最新腦科學的進展,并和同道們進行交流討論,希望能得到科學求真道路上更多的啟發(fā)的時候,我心中更是五味雜陳,既源于崇拜之情的燃起,還有由此帶來的自省和觸動。學術(shù)泰斗的卓越不僅體現(xiàn)在學識方面,更體現(xiàn)在精神與意志上!這是吾輩在治學道路上應(yīng)始終鐫刻于心的真理,更是需要時刻秉承的初心。
行程中,楊先生對知識尋根究底的態(tài)度,更是不斷地刷新著我的認知,同時也不斷提醒著我的知識儲備有些告急。楊先生從“視神經(jīng)科學”到“中風”與“stroke”的概念定義,從“文言文”到“現(xiàn)代白話文”,他看似閑談式的“輕描淡寫”,卻寓意深刻。盡管他反復提及這些都是開放性話題,沒有標準答案,每個人都有不同見解,這些也只是旅途閑話,不必緊張,但我仍然在頭腦風暴的穿梭中倍感精神抖擻并“嚴陣以待”。
![image-20230523105957-1](http://www.newbikecar.com/sites/zssy.prod.sysucloud1.sysu.edu.cn/files/inline-images/image-20230523105957-1.jpeg)
圖1:楊雄里先生作報告
?
會議現(xiàn)場,楊先生的報告更是金句頻出,儼然是會場中思維最活躍的人。他對會議研討報告中提到的“目前最年輕的很可能的AD患者”的病例界定提出了自己的審慎思考,精辟的發(fā)言贏得了滿堂喝彩!而楊先生本人題為《關(guān)于人腦智能和人工智能的思考》的學術(shù)報告,更是將本次腦科學會議的思辨屬性拉至最高潮。他從腦的工作原理開始,娓娓道來,引用著名心理學家Jean Piaget的名言——智力是你不知所措時所動用的東西,來告訴了我們關(guān)于“人腦智能”的奧妙,并對近年來迅猛發(fā)展的“人工智能”提出了自己的思考。他坦言,雖然早在20多年前卡斯帕羅夫?qū)﹃囯娔X“深藍”時,他就意識到人工智能將會有極快速的大發(fā)展,但目前人工智能融入人類社會的現(xiàn)實,仍令他震撼不已。他指出,人類社會應(yīng)從容應(yīng)對人工智能的崛起,最大限度地使非人類機器智力的載體與現(xiàn)今世界的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相順應(yīng),并思考如何限制其可能表現(xiàn)出的有害傾向,乃至如何緩和人類面臨這種挑戰(zhàn)的過激反應(yīng)等。報告即將結(jié)束之際,楊先生給大家留下了一個開放性的話題,我們一直以來都認為:人類智力是至高無上的,但這是否是終點?隨后,他以英國著名詩人John Milton的名言分享為報告畫上了句號——一個人在真理問題上很可能是一個異端者,如果他相信某一事物,只是因為他的牧師是這么說的,或者國會是這么決定的,而再也不知道任何其他理由,那么雖然他的信仰是真實的,但是他所堅信的真理本身就變成了異端。富有哲學氣息的提問和結(jié)尾,無疑留給了與會者們無際的思考和探索空間……
![image-20230523105957-2](http://www.newbikecar.com/sites/zssy.prod.sysucloud1.sysu.edu.cn/files/inline-images/image-20230523105957-2.jpeg)
圖2:會議現(xiàn)場
?
與楊先生的鞠躬致謝同步的,是會場內(nèi)如雷貫耳、延綿不絕的掌聲。在場聽眾無不為楊先生淵博的學識、縝密的思辨、獨到的見解而折服!我相信,以楊先生為代表的學者們帶來的思考的分享、學術(shù)的碰撞、思維的激蕩,就是本次腦科學高峰論壇真正的價值和意義,而這將激勵“無數(shù)的我”,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無悔且勇毅地前行。
?
![image-20230523105957-3](http://www.newbikecar.com/sites/zssy.prod.sysucloud1.sysu.edu.cn/files/inline-images/image-20230523105957-3.jpeg)
圖3:與楊雄里先生的合影
![image-20230523105957-4](http://www.newbikecar.com/sites/zssy.prod.sysucloud1.sysu.edu.cn/files/inline-images/image-20230523105957-4.jpeg)
圖4:參會人員合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