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我和我的老師】我的導師陳壯桂教授

發(fā)布人:高級管理員 發(fā)布日期:2019-09-10


“磨練實驗技術(shù),發(fā)表學術(shù)論文,提高臨床水平,學會做人做事?!闭б豢?,這樣的要求有點“多”,有點“大”,不太像是一位研究生導師對自己學生的規(guī)劃。但這恰恰是我的導師陳壯桂對每一屆研究生的要求。一開始,我也被老師的這些要求嚇到。把這四條要求單獨拿出來,隨便哪一條做得好已經(jīng)是不容易了。所以我特別擔心自己沒辦法達到這四條要求。但經(jīng)過了三年的學習,在老師潛移默化的影響下,我可以說自己沒有辜負老師的期望。

?

愈挫愈勇的科研精神

從本科畢業(yè)的暑假,導師便讓我提早進入實驗室,跟隨師姐學習實驗技能。實驗是枯燥的,也是充滿挫折的,經(jīng)常有“忙碌一周,顆粒無收”的失落。開始時,每次遇到失敗的時候,我總是很灰心喪氣,覺得自己恐怕不是科研的料子?!澳憧梢栽囋囌覍煛保瑤熃阌寐詭Ч膭畹难凵駥ξ艺f。找導師?實驗總是沒有結(jié)果,科研經(jīng)費花了不少,找導師不是挨罵嗎?但沒辦法,只能在匯報結(jié)果的時候跟導師如實相告,做好了被痛罵的準備。結(jié)果導師不僅沒有責備,還跟我仔細地分析實驗失敗的原因,將當年他自己實驗的小竅門都告訴了我,還語重心長地對我說:“我們實驗室不怕‘垃圾‘,找準方向,多做幾遍,這些失敗都會變成未來成功的積淀。”老師的話使我茅塞頓開,也讓我逐漸從“科研菜鳥”,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碩士研究生。

?

認真細致的診療工作

讀碩士期間,我在病房當了半年的住院醫(yī)師,其中又有四個月是在導師的科室里。正是這四個月,讓我有機會了解導師為什么能成為病人口中的“好醫(yī)生”。作為科室主任,導師對時間觀念的要求特別高,并以身作則,早上交班、查房從來不遲到,而且到得比誰都早。刮風下雨、交通堵塞,從來就不是他不出現(xiàn)的借口。導師對待臨床工作的認真態(tài)度,可見一斑。在查房時,導師總喜歡問問題,經(jīng)常把我們這些住院醫(yī)師問得啞口無言。更重要的是,他的問題包羅萬象,從致病菌的流行情況到抗生素的耐藥性,有不少都是基于最新的臨床治療指南或者是高質(zhì)量期刊的研究成果。這種保持學習、不斷精進的精神,每每讓我們這些年輕人感到無地自容,恨不得把所有業(yè)余時間都用來學習。而面對患者的病情,他總是認真細致地查問,不放過每一個異常的檢查結(jié)果,抽絲剝繭,把患者的診斷搞清楚,后續(xù)的治療就更得心應(yīng)手了??梢哉f,他就是我們科室臨床診療工作的標桿。

?

光明磊落的待人處世

在我眼中,他有時像嚴父般雷厲風行,有時又像慈父般春風化雨,最多的時候,他是一名諄諄善誘的長輩。光明磊落,從來就是他的待人處世之道,面對我們,他也同樣如此。生活上的難處、家庭里的糾結(jié)、關(guān)于未來的打算,也許他聽了未必高興,但卻從來都鼓勵我們積極和他溝通,也盡量為我們提供幫助。在他身上,我感受到的是以身作則的魅力。三年讀研期間,這種待人處世的態(tài)度深深地感染了我。

一眨眼,碩士研究生的生活就這樣過去了,導師對我的要求,總算是勉強能“按時按量完成”。他的要求,看似嚴苛,卻沒有一條不是為了學生的成長。借此畢業(yè)之際,要對我的導師鄭重地說一聲,謝謝!


陳壯桂教授



陳壯桂教授與蔡亮鳴合影